代表性成果

【土壤环境中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机制】

 2010年1月 -2012年12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鲍艳宇、刘家女等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土壤环境中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机制”。该项目以最为广泛应用的抗生素-土霉素为研究对象,以不同类型土壤为污染介质,对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以及影响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化学浸提剂法对土壤中土霉素的化学形态进行分析,建立土霉素赋存形态的方法,并探讨环境因素及土壤类型对土霉素存在形态的影响。同时优选出温和性的化学浸提剂用以表征土霉素生物有效性。(2)利用生物法对土壤中不同形态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进行研究,通过生物有效性系数探讨不同形态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强弱。(3)利用生物法对土壤中土霉素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表征,结合筛选出的温和性浸提剂,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到有效评价其生物有效性的化学定量表征方法,确定适合在不同土壤中用以衡量其生物有效性的温和性浸提剂。(4)利用已经建立的化学定量表征土霉素生物有效性的最佳方法,结合生物法,探讨土霉素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如老化、吸附、解吸、降解等对土霉素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并利用环境分子学技术分析可能的影响机制。

 

该项目从生物有效性角度来认识土壤中抗生素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因此本研究在内容上具有大的创新;利用先进的环境分子学技术探讨生物有效性影响机制,这在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以本课题为依托,目前共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11篇,会议论文1篇。该研究为建立土壤中土霉素生物有效性的化学定量表征方法奠定了基础,明确其生物有效性的关键影响机制为土壤类型、土霉素形态等,最终为准确评价其生态毒性和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