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性成果

【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研究典型复合污染对根际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

 该项目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王鑫等人于2012年1月~2014年12月完成,获得2013年黑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自然科学类)1项(排名第三)。该项目的研究内容包括:

 
①以Cd为染毒物质,考察了微生物燃料电池(MFC)作为传感器的响应规律;
②以甲醛为典型毒物考察了MFC对毒物浓度的响应规律;
③制备低成本高性能的辊压活性炭空气阴极;
④考察阳极添加铁氧化物对MFC性能的影响规律。该研究以污水中混菌为产电微生物来源时,加入Cd作为有毒物质进行检测,未得到有规律的毒性响应。当研究对象改为模式产电菌株Shewanella Oneidensis MR-1后,获得了稳定的基线,发现其生物膜对有毒污染物的电流衰减符合指数方程I=ae^(-bt/3600),其中a为放大系数,b为毒性系数。a只与基线电流大小有关,b只与有毒污染物的浓度线性相关。基于此方程我们成功地将基线电流的影响从总电流信号中分离出去,实现了对污染物生物毒性更加准确的描述;开发了低成本高性能的辊压活性炭空气阴极,确定了影响阴极性能最关键的三相界面位于直径6微米的活性炭-PTFE微界面上;证实了活性炭粉末与PTFE辊压成电极能够提升活性炭粉末的氧还原转移电子数,氧还原的催化过程可能发生在直径小于2纳米的微孔内。通过简单的催化层“取消烧结”可将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35%。提出了阴极内部离子传递是限制功率进一步提高的瓶颈,在无缓冲条件下向活性炭表面负载阴离子交换官能团使BES的功率密度进一步提升了51%。通过向阳极添加Fe(III)纳米氧化物将MFC输出功率提高了22~36%,发现了固体Fe(III)氧化物能够显著加速阳极微生物的电子传递,电极表面形成的Fe(II)/Fe(III)具有显著的暂态电荷储存功能。项目发表论文14篇,其中SCI 论文13篇,核心期刊1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项,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联合培养博士生3名,硕士生3名。研究结果对基于MFC的污染物毒性检测和低成本MFC技术的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