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唐小艳 屈楠)为深入了解京津冀交界地区农村发展现状,助力乡村人居环境提升与能源结构优化,7月6日,由11名南开学子组成的实践团队前往天津市宁河区宁河镇大月河村,开展“京津冀农村人居环境及用能现状研究”暑期社会实践。团队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聚焦农村能源使用、人居环境整治等核心问题,用青年视角记录乡村变迁,为乡村可持续发展贡献思考与力量。
抵达大月河村后,队员们与村委会工作人员进行交流,初步了解村庄基本情况:全村共有百余户居民,近年来在人居环境整治、清洁能源推广等方面已有一定基础。为确保调研覆盖全面、数据精准,实践队分成5个小组,各自负责不同片区,有的在村委会进行调查,有的带着提前设计好的调查问卷分散入户,以“一对一”沟通的方式展开详细调研。
调研过程中,队员们重点关注村民的能源使用习惯与人居环境现状。在能源方面,通过与村民的深入交流发现,大月河村的能源结构呈现“新旧并存”的特点:多数家庭做饭时既保留传统土灶,也配备电磁炉、煤气灶等现代厨具。
在人居环境方面,队员们实地查看了村庄的基础设施与环境治理情况:村内主干道已完成硬化,道路两侧设有分类垃圾桶,垃圾清运车每日定时上门收集,村民对垃圾处理效率普遍表示满意;厕所改造已覆盖多数家庭,卫生条件较以往有明显提升……
下午实践团队队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展示,向村民们介绍了常见的气象灾害,如暴雨、大风、雷电等对日常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影响。同时还讲解了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含义与防御措施,让村民们知道在灾害来临前如何提前做好防范准备。
此次大月河村调研,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能源结构升级的复杂性——既需要政策推动硬件改善,也需要耐心引导村民观念转变;既要有“一刀切”的整治力度,也要兼顾不同家庭的实际需求。接下来,团队将继续走访京津冀地区其他村庄,通过对比分析形成详实报告,希望以调研成果为支点,为三地农村人居环境优化与能源转型提供参考,助力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