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新能源产业政策环境评价框架与方法研究

2024-04-01

2015年,我国在《环境保护法》修订中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经济、技术政策,应当充分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听取有关方面和专家的意见。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规范了重大行政决策程序。为落实以上要求,2020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技术指南》(试行),提出了适用于政策环评的技术流程、推荐方法和成果要求,指导开展经济、技术政策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政策环评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参与综合决策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我国决策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我国政策环评开展技术方法研究,完善针对不同政策类型的环评模式,进一步推动构建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环评技术体系。

在碳中和、碳达峰目标下,发展新能源产业以减少传统化石能源消费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成为我国兼顾环境保护尤其是控制碳排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已发布一系列政策为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了全面指引,多地政府也对地方新能源产业开展规划与部署。和其他政策类似,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实施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如:光伏、风电等低密度能源大规模发展将对土地资源、区域的生态保护将产生较大压力,从全生命周期上看,太阳能、风电等设备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问题。因此,需要利用政策环评这一工具对新能源政策的环境影响进行全面识别、分析与全生命周期评价,从而支持引导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资源禀赋条件,水资源、天然气、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水电、气价优势能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成本节约的空间。新能源装备生产能力除了太阳能光伏以外,主要涉及核电、风电、IGCC发电机组等方面,四川制造业发展历史悠久,具备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的产业基础,是西南最核心的装备制造基地。总体来说,四川省新能源产业在相关技术领域、区位及生产要素等方面拥有较为优越的产业基础和优势。

本研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考察当下我国热点新能源产业政策的生态环境影响,构建定性与定量化结合的政策环评工作模式,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政策实施的环境发布影响和效益,自底向上刻画与分析新能源产业政策全生命周期内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研究面向当前我国政策环评发展存在的方法学短板,力求实现政策环评模式与方法创新,丰富政策环境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环评方法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优势地区——四川省开展实证研究,能够从环境视角为十四五期间四川省发展新能源产业提供政策优化建议。